下载
鲁班园:找不到“独当一面”的营销总监怎么办?
2015-10-28 14:08:54

营销总监不牛×,日子怎么过?

不少家具与涂装的老板托我帮忙,物色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营销总监。我会反问“独当一面”是什么意思?

听解释,我慢慢有这样一幅图:魅力非凡、妙语连珠、经验丰富、下得了车间、上得了酒会、人脉众多、轻松“搞定”客户。我想起了美国的西部牛仔片与超人。

 

 暂不谈使用这类总监利弊,只想一想,如果(暂时)找不到“独当一面”的营销总监,我们的日子该如何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最近,我参加了投资银行的一聚会,发现他们有一种“质量控制部”的后台机制。

咨询一家著名本土广告公司的朋友,他们也有类似的机构称”流程控制部”,督查各项目(广告案)的执行品质与执行进度(含预算使用)。

 

 其实,广告、投行与家具、涂料隔行不隔理行业不同,遇到的问题似:

 业务员层面

1、产出率差异大:优秀与一般人员的产出率竟差倍5以上;

2、成长周期长:从入门、初级、中级到高级周期长,一些人永停在某一低端水平;

3、流动率大:新人找不到感觉、老人觉得平台不够;

4、培训效果差:业务员长期在外、个体差异大、常规的培训方式很难奏效。

客户层面

1、周期长、环节多:从立项到成交的周期长、环节多;

2、单一服务方式无效:由于客户分布广、处于不同的成交阶段、需求与关注不同;

3、“客户服务”范畴难界定,这要花费业务员很多精力。

业务管理层面

1、难考核:结果导向不公平、过程考核没依据;

2、难管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客户差异大、推进力度差异大、执行质量差异大;

3、难分享:因人而异,优秀的业务经验难传承。

简言之,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多企业营销中心:有前台、没后台。

要“独当一面”的人来干什么?能开会、能培训、能谈判、能讲演、有客户资源...

刨根问底,追问下去,你发现,老板要的是营销中心的各种功能,他只希望这些全体现总监一人身上。在组织层面上,功能容易建立与强化,但个人层面上,同时具有这些功能的高人难找。

能不能“品质控制”的思路移植过来营销中心?

“质量控制部”的设立,能保证项目(一个客户就是一项目)按时按质推进,同时也能使营销中心的后台各种机制慢慢恢复。组织稳定,各种机制才能建立。

iWorker(工作家) 企业移动管理办公系统

“质量控制”机制建立在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上。为此,我们上了一套企业移动管理办公系统——iWorker 工作家,业务人员可随时随地汇报与批复。

每套动作都分解成要点与标准。质量控制部的任务就是确认按要点与标准执行,同时对标准本身进行优化。

 

 (1)项目日记类:把销售团队目标分解为个人月计划、周计划及日志,销售人员的日常计划及工作进程一目了然,还可上传附件,由直接主管上司进行及时有效的点评、评分。有计划和监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自然得提高起来。

 (2)项目考勤类:手机签到+实时定位,员工在办公室时可以及时知会工作地点,外勤销售人员的工作也尽在掌握之中,过程的考核与评定自然有了衡量的标准。

 (3)项目沟通类:团队微信+微博+电话会议三位合体,组织架构清楚明晰,内部沟通及时有效,为员工内部交流和经验分享提供了一个相当有利的平台。

 (4)项目流程类:日常办公流程的申请与审批,诸如请假报销等程序可以通过手机发起和审批,轻松把控。而能按预设步骤往下走的工作流更是控制质量的关键所在。

 (5)项目管理类:以项目为主线管理任务,随时查看项目进度、成果及资源耗费情况,有利于促进团队日常沟通和知识分享。还可邀请客户作为外部成员到参与项目中来,增进双方对项目的沟通和理解,减少矛盾。

简言之,“控管”要点在于审核任务的分布是否合理,重点资源配置是否得当。

实际上营销与生产一样能结果可控

有了合适的企业管理系统,营销中心所有人,从营销总监到前台秘书都就知道最近的销售瓶颈在哪里销售人员也好招、好管、好带了。

做你应该做的事,把你做的事如实记录下来。一切都是透明的,都在质量控制部的眼皮底下。这样,就算找不到“独当一面的”营销总监,也一样能够把企业把控好。

 

原文链接:北青网http://digital.ynet.com/392566/579598505308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