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云MES的战国时代 iWorker何以脱颖而出?
2021-10-20 10:55:57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生产控制软件市场中拥有压倒性占比的MES系统,过去两年中在国内市场的需求显著增加。根据专家分析预计,未来三年,中国MES市场增速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行业里,品牌的集中度却不高,“寡头效应”尚未出现。究其原因,一是市场还在起步阶段;二是产品的区域性、行业性特征明显。很多MES 厂商专注于某个细分行业,或者重点开发某个地区。其服务大多采用定制化、项目制的交付方式。因此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MES 产品市场。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已经有厂商在积蓄力量,向标准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下文要介绍的iWorker工作家即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云管理服务提供商,iWorker工作家近年来在MES市场中颇有建树。就在不久之前,公司宣布中标华工高理家电事业部F线车间MES系统软件建设项目。后者是上市公司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子公司,主要产品有NTC系列热敏电阻、PTC系列热敏电阻和汽车电子。其空调温度传感器,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在纷繁芜杂的MES市场里,iWorker云MES何以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不妨深挖一下背后的原因。

一: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企业级市场复杂度高、专业性强,一向被创业者视为畏途。经验与资历,正是iWorker团队最大的优势资源:由原金蝶副总裁蔡军领衔,创始团队拥有极深厚的ERP背景,与工业企业打了20多年的交道,知根知底。从设计之初就按照通用型产品的要求来打造。起点高,少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二、高瞻远瞩

几年前工业互联网在国内刚刚提出的时候,iWorker便开始研发自己的MES产品。CEO蔡军认为:将企业的业务信息和现场作业纳入统一IT管理,是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前提。只有当ERPMES形成互联互通,企业才能根据变化的数据信息及时调整作业,让车间、公司决策与市场实时的商业目标保持动态平衡。果不其然,在全国各地推进工业互联网的进程中,MES成为最受瞩目的产品之一。而iWorker更成为第一批入围广东省工业互联供应商资源池的服务商、两化融合项目资助计划省级工业互联网解法方案商。公司CEO蔡军也连续两届入选了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专家委员会。

三、标准化、SaaS化、平台化、个性化

iWorker MES 针对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向上接收 ERP 的计划,向下可连接生产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通过一系列基于企业生产现场和操作时效的功能,以达到基础资料标准化、计划管理智能化、产生过程数字化、质量管控程序化、生产状况透明化。打开企业的车间黑箱,提高效率、保障质量、降低成本。

 

产品采用互联网技术架构和多租户模式的PaaS 开发平台

 

在兼顾产品通用性和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方面,iWorkerMES采用的是经典7:2:1模型来匹配。即70%的标准产品,20%依靠产品参数配置,另外10% 使用iWorker Tools。比如在离散行业中,工艺路线中的一个工序就可以设置几十个参数,配置出针对不同客户的生产流程来。质检也可以配置成首检、巡检、工序检、参数检测等不同质检方案。

至于iWorker Tools则是公司的核心技术,它采用微服务架构的架构思想,将企业内的业务数据转化为数据模型和界面模型,通过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配置工具满足企业个性化的应用需要,包括“业务对象自定义”、“单据自定义”、“报表自定义”、“列表自定义”、“流程自定义”、“视图自定义”。有此利器,可极大缩短了二次开发的时间与成本,从而更好实现厂商与渠道伙伴的合作共赢。

 

 

在产品形态方面,iWorker即支持标准的SaaS公有云模式,也能以私有云的方式完成交付。以及混合云——将产品通过云端实现公有,而企业自身的业务数据则独立封装。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又使得安装与升级都能自动完成,并且以企业资产的形式存在。

 

蔡军先生向我们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制造正朝着更加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的方向前进。由于ERP不是车间级产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现场作业的数据容易形成黑盒。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使用到MES产品。因为只有MES能对生产过程的设备、物料、人员状态进行实时把控,确保每个工序生产作业准确执行,完全实现生产透明化。

 

 

(一) 基础资料标准化
(1) 设置生产部门、工序、工作中心、缺陷原因等基础资料;(2) 设置BOM清单的配料、齐套检查、工序等属性;(3) 将工序组合成工艺路线,设置工序的顺序、工序的相关参数;(4) 按照产品设置工艺要求和标准工时;(5) 设置产品质量相关基础数据。

(二) 计划管理简单化
(1) 提高计划效率低,减轻工作量大;(2) 提高计划执行准确性,确保生产工单准时完工;;(3) 实时获取实际生产进度的准确信息;

(4) 各级计划下达,降低沟通成本;(5) 方便计划调整。计划变更或者紧急插单时,重新评估整个生产计划。

(三) 生产过程数据化
(1) 准确反馈车间现场的原始数据;(2) 展现解详细生产制程数据;(3) 提高车间现场生产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 质量管控程序化
(1) 生产过程中质量记录;(2) 生产质量过程控制;(3) 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提供分析优化;

(五) 外部信息集成化

(1) 设备生产数据实时采集;

(2) ERP、SCM等系统信息集成;

(六) 生产过程透明化

(1) 获取生产实际与生产计划状况,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异常因素;(2) 打开生产加工过程处于黑盒状态;(3) 瓶颈设备(工序)实时监控,提高其生产效率;